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

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水落石出】
蘇軾是北宋時代的人,是名文學家蘇洵的長子。他在仁宗嘉祐時中了進士,很受到當朝主政者的重視。後來,神宗即位,採用王安石的變法政策,蘇軾覺得新法過於擾民擾民,因此不贊成施行,這樣一來,得罪了當權者,被貶到湖北當團練副使。蘇軾在黃州的東坡地方,築屋居住,自稱東坡居士,所以人們又叫他蘇東坡。蘇東坡喜歡游山玩水,將遊興抒發在詩詞中。有一次,他遊覽到漢川門外的赤壁時,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,不覺起當年的赤道之戰,便寫下了【赤壁賦】。【:江流有聲,斷岸千尺,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,曾日月之幾何,而江山不可復識矣。:】這是感懷故朝舊園的情景。其實,漢川的赤壁,並不是曹操失敗的地方,這點東坡自己也知道,他做的兩篇赤壁賦,只是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【11月13日:香港六和彩:02、09、 28 、33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5月4日:香港六和彩:19、25、38、40開:19、38】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6月8日:21、28、29、36】


 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 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
       






     

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

一炁化三凌霄寶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無極小王爺降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口若懸河】
在晉朝時,有一個大學問家,名叫郭象,他在年輕的時候,就很有才學,尤其對於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現象,肯細心關察和思索它的道理。因為他的知識很豐富,能夠把一切事情的道理都講得清清楚楚,又喜歡發揮自己的見解,以致家中常常擠滿了向他求教學問,和討論哲理的人。太為尉王衍誇讚他說:【郭象說起話,就好比懸在山山上的河流一樣,不裂斷往下流灌,從來沒有枯竭的時候。】小朋友,【口若懸河】就是根據王衍這段話引申而來的
,是形容人善於言談,把話說得很流利,滔滔不絕。研究學問,能像郭象那樣深下苦功的,
卻非常難得。想想看,人類的進化,但若是不加思索的勞動,哪來改善呢?因此,像郭象那樣做學問,研究事物現象的道理,是十分可貴的。小朋友‧這句成語也可以和【滔滔不絕】
相聯用,凡是對那些善辯、口才出眾的人,我們都可以說他【口若懸河】或【滔滔不絕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;地址;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青宅巷5之22號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【主持:張繼華:連絡電話:0492551406】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你有什麼困難?請來本殿:請示無極小王爺幫你解決】
    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耶蘇降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【負米孝雙親:子路】
一提到子路,大家都會想到,他是孔子七十二位有名的學生之一。
子路只比孔子小九歲,是孔的學生中年紀最大的,跟髓在孔子身旁
有四十年之久,二人的感情很深厚,是聲又是朋友的關係。在孔子
的學生當中,子路是以勇猛聞名,孔子也了解紫路的個性,有勇無
謀,所以時時告誡他。雖然紫路的性情剛烈,卻是一個講信用重俠
義的人,在還沒拜師孔門之前,他是個魯莽無禮的青年,認為自己
身強體壯,喜歡替人打抱不平。這樣的一個年輕小伙子,怎麼會跟
孔子問學呢?是想讓孔子受到挫折,因為先前子路在替別人打抱不
平時,被孔子看見了,孔子就對他說:【年輕人,可惜了你這一身
武力,好好念書才對!】年輕氣盛的子路,當然不把這話放在心裡
,所以打算去打擊孔子的威風,誰知卻被孔子 的一席話給感化,認
為只有學問才會讓別人尊敬,從此就拜孔子為老師,跟隨在孔子的
身旁,休養品德,求取知識,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發問,並親自實踐
所知道的道理。不要以為子路是個魯莽無知的青年,就不懂得孝順
父母,其實 他也是孝子,就讓我們的故事回到他小時候。由於子路
時候,家境貧窮,在加上當時春秋時代的政治很亂,動不動就有戰
爭發生,百姓也不能過安定的日子,沒有一天吃飽過,只能挖著野
菜來吃,子 露他們家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生活著。野菜這種東西只能
拿來填飽肚子,並沒有什麼營養,久而久之,子路的雙親漸漸面黃
肌瘦,每當看到父母在吃那難以下嚥的野菜時,子路的心中就很難
過。子路知道父母親很久沒吃白米飯,一定很想吃白米飯,就想要
去找一些白米飯來孝敬父母;想了很久,突然想到:【對了,我可
以去打工幫傭,賺錢買白米回來啊!】但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,
哪有人家要雇小工呢?子路打聽了很久,有人建去議他到一百浬外的
大戶人家去問看看。於是子路救回家辭別父母,去外地打工。百里
的路途對一個孩子來說,實在太遠了,終於到了那戶人家,主人看
他是個孝子,而且工作又認真,就雇用了他。當他工作完,就把錢
拿去買米,然後歸心似箭的把米背在背上,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家。
父母親看到子路的這一片孝心,心中感動不已。當香噴噴的白米飯
煮好後,二位老人家很開心的吃著,一 碗接一碗,一連吃了好幾
碗。子路在旁邊很高興看到父母的胃口這麼好,便在心中想:【以
後要更努力賺錢,讓父母每餐都能吃到白米飯。】後來子路隨孔子
求學,學而有成,能力被肯定,當上官,生活逐漸改善:可是,這
時候他的父母已經去世了。每次想到過的父母親,子路就無限感慨
的說:【現在有華衣美食,可是父母已不在了,又有甚麼意思?】
父母在世時盡心奉養,死後十時時懷念,子陸這種精神不正是孝子
的表現嗎?【想一想】從這個故事可以知道,為人子女,不僅在父
姆生前要恭敬孝順,在父母死後也要時時懷念,僅記父母的遺訓。
小朋友,我們做人子女的,一定要把握時機,好好孝順父母哦!【
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】,是多麼可悲啊!縱使有在大
的融化富貴,而不能享天倫樂,不是很遺憾嗎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【一炁化三青凌霄寶殿: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青宅巷5之22號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主持:張繼華:連絡電話:0492551406】
     【你有什麼困難?請來本殿:請示無極小王:爺幫忙你解決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  



       











 

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

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無極小王爺降】
     【一筆提起向陽開、慈心仁心普天下、德佩乾坤感化人、炁元道中黃庭路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彩衣悅父母:老萊子】
前面提到的孔子,對孝順有很多的看法,他曾說:【父母在世的時候,為人子女的不要去很遠的地方。】是怕萬一父母友事時沒人照料。若不得不到很遠的地方,應該讓父母知道,讓他們安心。現在要說的【老萊子】就是一個【父母在,不遠遊】的典範,每天照顧高齡的父母,侍奉父母身旁的孝子。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楚國,老萊子已經七十歲了,但他在父母面前,從不說自己很老了,老萊子很希望父母每天快快樂樂的生活。老萊子不僅孝順父母,平常對人也很親切,有禮貌,並且時常保持一顆愉快的心,所以一點也看不出他已經七十歲了。老萊子知道父母年紀很大,不適於健康愉快,他的父母想到有這麼孝順的兒子,心中就很安慰。雖然二位老人家每天都很愉快的生活著,仍不免會感嘆時間的消逝。這天,老萊子發現父母的心情並是很開朗,他也知道父母長期的待在家裡,生活難免會枯燥乏味,以致於胡思亂想,而影響心情。便在心中想道:【要如何做才能讓爹娘高興呢?】老萊子想了很久,都想不出方法來。這時,剛好外面來了個賣玩具的,老萊子靈機一動,便神秘的笑著,跟賣玩具的老闆買了一枝小花鼓。由好一陣子沒看到老萊子,母就朝房門叫道:【兒子啊!你在做什麼啊!】老萊子回答:【爹、娘!我來了!您們瞧】兩位老人家順著聲音看去,很驚訝的睜大他們的老花眼,過了一會兒,不禁異口同聲的大笑說:【兒呀!原來是你啊!真把我們笑壞了。】原來,老萊子把他那滿頭的白髮紮成兩根向上衝的娃娃辮,身上穿著五顏六色的孩童裝,臉上紅紅的,正在學小孩唱歌,手上還拿著叮叮咚咚的小花鼓,邊唱邊學小孩跳舞,一副很滑稽的樣子。難怪二位老人家忍不住捧腹大笑,老萊子還裝童音向父母撒嬌說:【爹、娘,我要吃糖糖。】二位老人家被他逗得眼淚都笑出來了。過了一會兒,老萊子出去挑了兩桶水進來,父母親都覺的很奇怪,這時老萊子開始表演了。一面唱兒歌,還一面表演了挑水武,一個不小心,腳底一滑,跌個四腳朝天,全身被水打溼了,還學著童音,嘟著嘴說:【痛死我了!痛死我了!】二位老人家看到老萊子的模樣,又被他逗得開懷大笑。老萊子就這樣挖空心思的要逗雙親一笑。鄰居們也都很稱讚他的笑行,一傳十,十傳百,這個故事也就這傳下來了○【想一想】孝順的方法有許多種,像老萊子這樣的孝順方法真讓人覺得溫馨可愛呢!他不僅做到了【父母在,不言老】的孝行,又肯挖空心思愚弄自己,目的只為了博得父母一笑。小朋友,他的這種孝心是不是很令我們欽佩呢?聰明的你是不是也想到了該如何更加孝順我們的父母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:地址: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青宅巷5之22號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連絡電話:0492551406:主持:張繼華:你有什麼困難?來請無極小王爺幫你解決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九月二十二日13、16、33、35、開13、33、35】


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

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無極小王爺降】
        【一筆提起向陽開、慈心仁心普天下、德佩乾坤感化人、炁元道中黃庭路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子不學、非所宜、幼不學、老何為】
如果為人父母者盡心教育子女,當老師的人也用心教導學生,而身為子弟的卻不肯好好學習,那就是為人子弟者的不對了○在年少時,如果不好好學習,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,年紀稍長後,也沒有豐富的學識可在社會上立足,這樣到了年老時,還能有什麼作為呢?清朝時,山東省堂邑縣有一個姓武名七的人,後來興學有成,人們為他取名訓。武訓因為自己沒讀過書,不認識字,無法有大出息,覺得非常遺憾,因此不願別人再像自己一樣,便用自己白天乞討、晚上搓麻線得來的錢,辦了一所義學:名叫武訓學堂,讓窮人家的子弟也能念書。如果發現有老師不認真教書或學生不用心學習的情形,武訓就跪在他們的面前,請求他們好好努力,因此,師生都大受感動,努力不懈○
  【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: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青宅巷5之22號主持:張繼華】
 【連絡電話:0492551406:你有什麼困難?請來本殿:請示無極小王爺幫你解決】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

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

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【無極小王爺:農曆七月九日普渡法會:恭 請善男信女多多 參加】
    【一筆提起向陽開:慈心仁心仁普天下:德佩乾坤感化人:炁元道中黃庭路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【大孝顯父母的孔子】
被尊為至聖先施,萬世師的孔子,不僅是教育家,也是政治家、哲學家、史學家、集各種學問於一身,他的思想學說深深影響了每個 中國人,這樣與眾不同的人,是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呢?我們就從孔子的家世背景先談起。孔子的父親名紇,字叔梁,是個很剛直的人, 也是魯國有名的大力士,曾經自己一個人把沉重的城門舉起來。孔紇早年曾娶過一個妻子,為他生了九個女兒,他想要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,又娶了一位妻子,生了一個男孩,卻是個跛子。孔紇不喜歡這個兒子,另娶一為女子叫顏徵在。夫婦倆曾經向尼山的山神祈求賜給他一個兒子,後來孔子誕生了,孔紇很高興,特別給他取名丘【小山的意思】,字仲尼【仲是表示次子,尼是紀念尼山】。孔紇老年得子,是一件令他欣慰的大事,夫婦倆無微不至的照料這新生兒。但是很不幸的,在孔子三歲時,父親就過世了。從此,母子倆相依為命,母親身兼父職的撫養孔子,並且搬到魯國的國都曲阜去住。孔子幼年喪父,家境貧寒,在他小小的心靈中,漸漸了解母親含辛茹苦撫養他的辛勞,心中非常感謝,所以也就格外的孝敬母親,不時的幫忙母親做家事,母親看孔子如此的乖順,心中感到無限的安慰,一切辛勞都覺得沒白費。孔子從小就喜歡讀書,和學習當時的禮制;同時,母親也鼓勵他讀書。十五歲時,孔子將他所念過的書分析整理,貫串成自己的思想,二十時歲時便小有名氣了。然而,母親在他十七歲時,不幸過世了,孔子傷心之餘,仍打起精神,湊了些錢,買一口棺木,將母親安葬在父親的墳邊。在那個時代,通常為父母穿孝,至少要穿二時五個月,最多三年,守喪期間,生活要節制刻苦,表示哀悼。孔子本來是一個愛好音樂的人,但在守喪期間,由於過度悲哀,沒有心情奏樂。守孝期滿之後,孔子一時還沒心情去奏樂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,才開始彈琴,雖是在彈琴,也只是嗚咽而彈不出完整的曲調來,可見孔子對母親的懷念很深,母親ˇ的鼓勵和教訓讓他永不忘懷。在那個時代的政治非常混亂,天諸侯都想稱霸,所以孔子就宣揚他的仁愛思想,周遊列國,勸導那些喜好作戰的君王,實行仁政,但很少人接受,所以孔子在政治上很不順利,最後還是回到魯國,以教學為業。由於孔子的學問淵博,跟隨他求學的學生有三千多人,其中七十二人成為歷史上的名人。孔子的教育方針是:只要有求學的心,就收為學生,並且因為學生個人的才能和個性不同,而有不同的教育方式。孔子不僅傳授學問,也重視品德人格的教。學生問孔子相同的問題,孔子會依學生的情形而有不同回答。孔子的言論大多是他親身體驗而來的,不僅自己實踐,還能推行於後世,而留名千古○【想一想】孔子的一生並不是很順暢,他仍然謙虛、真誠、負責,並且薰陶他的學生,可說是個身教重於言教的人。不僅本身盡孝道,以身作則,還將孝的真締留傳後世,使中國成為一個懂得孝順的民族。他的奮發向上,不但使自己成為至聖先師,照耀整ˇ個中國文化,名垂千古,更使父母增添光彩,這也是孝的另一種表現呢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:地址: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青宅巷5之22號】



   【連絡電話:0492551406:主持:張繼華:你有什麼困難?:請來:本殿請示無極小王爺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