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無極小王爺:農曆七月九日普渡法會:恭 請善男信女多多 參加】
【一筆提起向陽開:慈心仁心仁普天下:德佩乾坤感化人:炁元道中黃庭路】
【大孝顯父母的孔子】
被尊為至聖先施,萬世師的孔子,不僅是教育家,也是政治家、哲學家、史學家、集各種學問於一身,他的思想學說深深影響了每個 中國人,這樣與眾不同的人,是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呢?我們就從孔子的家世背景先談起。孔子的父親名紇,字叔梁,是個很剛直的人, 也是魯國有名的大力士,曾經自己一個人把沉重的城門舉起來。孔紇早年曾娶過一個妻子,為他生了九個女兒,他想要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,又娶了一位妻子,生了一個男孩,卻是個跛子。孔紇不喜歡這個兒子,另娶一為女子叫顏徵在。夫婦倆曾經向尼山的山神祈求賜給他一個兒子,後來孔子誕生了,孔紇很高興,特別給他取名丘【小山的意思】,字仲尼【仲是表示次子,尼是紀念尼山】。孔紇老年得子,是一件令他欣慰的大事,夫婦倆無微不至的照料這新生兒。但是很不幸的,在孔子三歲時,父親就過世了。從此,母子倆相依為命,母親身兼父職的撫養孔子,並且搬到魯國的國都曲阜去住。孔子幼年喪父,家境貧寒,在他小小的心靈中,漸漸了解母親含辛茹苦撫養他的辛勞,心中非常感謝,所以也就格外的孝敬母親,不時的幫忙母親做家事,母親看孔子如此的乖順,心中感到無限的安慰,一切辛勞都覺得沒白費。孔子從小就喜歡讀書,和學習當時的禮制;同時,母親也鼓勵他讀書。十五歲時,孔子將他所念過的書分析整理,貫串成自己的思想,二十時歲時便小有名氣了。然而,母親在他十七歲時,不幸過世了,孔子傷心之餘,仍打起精神,湊了些錢,買一口棺木,將母親安葬在父親的墳邊。在那個時代,通常為父母穿孝,至少要穿二時五個月,最多三年,守喪期間,生活要節制刻苦,表示哀悼。孔子本來是一個愛好音樂的人,但在守喪期間,由於過度悲哀,沒有心情奏樂。守孝期滿之後,孔子一時還沒心情去奏樂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,才開始彈琴,雖是在彈琴,也只是嗚咽而彈不出完整的曲調來,可見孔子對母親的懷念很深,母親ˇ的鼓勵和教訓讓他永不忘懷。在那個時代的政治非常混亂,天諸侯都想稱霸,所以孔子就宣揚他的仁愛思想,周遊列國,勸導那些喜好作戰的君王,實行仁政,但很少人接受,所以孔子在政治上很不順利,最後還是回到魯國,以教學為業。由於孔子的學問淵博,跟隨他求學的學生有三千多人,其中七十二人成為歷史上的名人。孔子的教育方針是:只要有求學的心,就收為學生,並且因為學生個人的才能和個性不同,而有不同的教育方式。孔子不僅傳授學問,也重視品德人格的教。學生問孔子相同的問題,孔子會依學生的情形而有不同回答。孔子的言論大多是他親身體驗而來的,不僅自己實踐,還能推行於後世,而留名千古○【想一想】孔子的一生並不是很順暢,他仍然謙虛、真誠、負責,並且薰陶他的學生,可說是個身教重於言教的人。不僅本身盡孝道,以身作則,還將孝的真締留傳後世,使中國成為一個懂得孝順的民族。他的奮發向上,不但使自己成為至聖先師,照耀整ˇ個中國文化,名垂千古,更使父母增添光彩,這也是孝的另一種表現呢!
【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:地址: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青宅巷5之22號】
【連絡電話:0492551406:主持:張繼華:你有什麼困難?:請來:本殿請示無極小王爺】